查看原文
其他

从大队支书到总书记,习近平矢志不移一件事

2017-01-31 綦江微发布



29日,人民日报推出微视频《最牵挂的人》,故事的主人公是习近平。

 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c0370tbmnq1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     

时光回溯48年。


1969年1月,年轻的习近平来到陕西延川县插队。在这里,他成为中国共产党最基层的干部——大队党支部书记。


大队书记习近平


2016年,《学习时报》记者采访了石春阳(小名:随娃),他是地道的梁家河村民,1954年生。1975年10月习近平离开梁家河后,石春阳接任村党支部书记。2016年,任大梁家河党总支部书记。他为我们介绍了习近平在基层任职时最牵挂的是什么。


延安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知青旧址外景(丁海涛 摄)


石春阳:村里当时为什么推举习近平当党支部书记,我觉得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。他有文化,有思想,有主意,头脑灵活。当时我们村里识字的人不多,需要一个有文化的人来主持事情,所以就选了近平当书记。


他劳动非常下力气,和我们农村的壮劳力能干一样的活儿。那个年代,领导干部必须要吃苦在前,近平在平时劳动的时候,干的比我们社员还要多。这样的人当干部,能让大家信服。


他和我们村里人相处得非常好,感情非常融洽,群众基础非常好,大家都喜欢他,愿意和他拉话,他说啥我们都愿意听。


近平敢担当,能做事,总是为村里着想。在当村支书之前,他就对村里有很多规划和想法。打坝、修梯田、打井,增加粮食产量,这些他一直都在考虑,都在和社员交流。当时村里一些老年人比较保守,对新鲜事物比较抵触。近平给他们做思想工作,容易说服他们,能把队伍带好。他在搞社教期间处理赵家河村里的大事小事,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。


另外,他是北京知青,在我们农村各个姓氏、各个家族中间能保持中立,做到公平公正,不会偏袒谁,大家都信任他。


近平当时也非常愿意担任村支书这个职务,虽然很苦很累,但他不在乎,他真心实意想为梁家河做一些事情。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办沼气。他到四川绵阳去考察学习建设沼气池的技术,回来以后结合我们延川当地的气候进行研究、施工。他在知青住的院子旁边挖了一个沼气坑,用水泥打成池子。虽经历了一些挫折,但沼气池最终办成了,解决了我们这个地方缺柴烧的问题。


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



之后40多年,习近平先后在县、市、省、中央工作,直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。40多年不忘初心,贫困群众始终是习近平最牵挂的人,扶贫始终是他花精力最多的工作。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谭啸宇用6个数字解读习近平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


1

一个标志性指标


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,一个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。

2

两个重中之重


“三农”工作是重中之重,革命老区、民族地区、边疆地区、贫困地区在“三农“”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,这样才有重点。

6

三项制度


要把中央统筹、省负总责、市(地)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,片为重点、工作到村、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,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,真正落到实处。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,我国出台了《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》、《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》以及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等一系列重要政策。

4

四个需要


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战,需要各级扶贫主体组织推动,需要社会各方面真心帮扶,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扶贫机制和扶贫方式。

5

五个一批


“五个一批”具体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、易地搬迁脱贫一批、生态补偿脱贫一批、发展教育脱贫一批、社会保障兜底一批。

6

六个精准

扶贫开发贵在精准,重在精准,成败之举在于精准。如何做到精准?习近平提出要做到“扶持对象精准、项目安排精准、资金使用精准、措施到户精准、因村派人精准、脱贫成效精准”。


“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”。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,也将是震撼全世界的伟大奇迹。习近平正带领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,为打赢这场攻坚战奋斗不止!



内容由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综合自:光明网、“人民日报”微信公号、《学习时报》 


如您有新闻线索请拨打023-85888236;

投诉建议等方面的问题,请拨打023-85888226。

编辑:吴双  值班:刘克洪    总编:代文鸿

长按二维码关注綦江微发布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